农贸市场改造本是一件为民造福、利民利生的事,但每次有市场改造完成后,我们除了欣喜于收获了一些"干净了,卫生变好了""更方便了"等方面的夸赞声,也会从中听到一些"菜价涨了""没有人情味烟火气了""面子工程"等等负面的消极的评价。
面对评论,我们也在思考菜场改造后为何口碑两级分化,传统农贸市场到底为谁存在?又为谁消失?为谁改造?
Part 01: "菜价涨了"
-- 为 谁 存 在?
菜市场本身利润不算很高,依赖于国家补贴。菜市场也一直是生鲜采购中的性价比之王,便宜、实惠、货比三家、讨价还价...这些词都是菜市场的代表性词汇。
农贸市场主要是对菜价敏感的、低收入人群的主要购物场所,为他们提供了经济实惠的食材选择,有助于缓冲社会贫富差距,作为民生类公益性的项目存在。
但一些的市场,受到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或者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嫁经营风险,通过提高菜场地租价格、将市场转给第三方运营方等方式,拿固定收益;引进经济效益更高的商业形态。这让许多老旧的便民菜市场在续租时遇到了挑战。
与此同时,一些在商场上摸爬打滚多年,看上菜场生鲜发展空间的商人们,便从这里接手:先花高价拿到农贸市场,但不满意现有市场经营环境与模式,依赖政府补贴和政策,肆无忌惮地投入、搞噱头。但既然是投资,盈利是最终目的,前期的投入在后期招商、运营等方面要回收,而且一些市场并非直营,存在层层包转现象,租金则也层层码涨,间接转嫁到消费者,故而很多菜场改造后菜价有所浮动。
资本升级、连锁经营、服务外包……经营成本不断加码,对于一个经常逛菜场的人来讲,物价上涨、经济活力是真正可感;尤其在市场内,这种感受被放大,市场生意螺旋式下降,越来越不景气,所以一些传统市场,重金打造后,却偃旗息鼓。
Reaction 1:价格优势丧失
我们暂且不说老百姓对农贸市场一贯而来的亲睐源于市井里的温馨,菜场改造如果真的是为民着想,发挥菜场的公益性和便民性,让百姓感受到用心,那么动机就对了,盈利也是指日可待。这是菜场区别于其他商业体的特殊性。
"利"字当头,就是一把割裂市场与百姓美好关系的利剑。最终,以利益为动机的结果,就是失去民心,菜场是很新,但买账的人越来越少。用消费者的话来讲就是,资本的风扫过的菜市场就是感觉害怕,薅羊毛到我的菜米油盐上来,最后一道防线被攻破的感觉。
Part 02: "没有烟火气人情味"
-- 为 谁 消 失?
原本城市中的传统菜市场星罗棋布,如同针线般将居住在附近的人们编织在一起,日复一日,悄无声息地参与构成了一个个城市的生活共同体。
迎来买送的菜市场,也靠原始质朴的交流方式成为反线上超市之道的经济形态与文化窗口,市井烟火气,为菜市场打上了"情怀"的标签。
但在充斥着"社区营造"、"社区治理"等热词的当下,面对创文创卫、市容美化、社区治理等问题,传统菜场在被改造时,各方想通过跨越式发展来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毁掉了原先社区中存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我们看到,原本在漫长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有机共同体被强行抹去。很多原本存在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菜市场,和周围的餐厅、学校、居民……加速消失退散了。
菜市场外迁,除了菜市场的经营户随之向外流动,更为脆弱的是在社区中生活了多年外来人口,原在菜市场周围蜗居,做基础工作拿微薄收入的人,也不得不跟随着菜市场向生活成本更低的城市边缘走去。原本热热闹闹的菜市场,因外来人口减少、经营户们接二连三都回了老家,菜市场生意一年不如一年。
轰轰烈烈的疏解、升级、改造,以及街头巷尾谈论中的关于未来的种种蓝图,菜市场升级该走啊更像是通过拆除、清退和人口调控号令下的产业升级,而让城市满足"国际化现代大都市"的想象,而从居民到从业者的声音,是微弱的。
Reaction 2:文化内核的丢失
市井人群聚集地,菜市场以及它所承载的成千上万人口的供需关系,成了蓝图上最易被治理的部分,随着菜市场一起瓦解的,还有底层群众在城市中的生活权利。
面对这一波的"社区文化改造"",菜市场和所支持它的那些原本朴素而接地气的"社区"邻里关系,逐渐远离,变得高大上起来的同时,也变得疏离起来,形成了看似群居,实则孤岛的社区关系。
Part 03: "面子工程"
-- 为 谁 改 造?
现在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中越发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菜场的升级改造,不对针对现有有客群的需求,而是认为提升对中产阶级的吸引力,是产业升级的开始。
智慧菜市场改造,成为传统生鲜零售模式"东施效颦"的第一步。模式还是传统模式,供应链还是那个供应链,新技术大量堆积在老模具上,菜品溯源、刷脸支付、线上下单,一种及表不及里的改造方向。
然后,创新型设计风格和营销手段让传统农贸市场以崭新的姿态重返新时代消费战场;新派菜市场(市集)的改造设计越来越来靠近中产阶级的审慎美学,由此也产生了很多"网红菜市场"。
网红市场诞生后,很多农贸市场的设计陷入"颜值至上"的误区,甚至出现"设计内卷"的现象--"新市场设计不能比XX网红市场差!",大家都在高大上,你只卖菜就low了;业态跟不上需求,你只卖菜就"死"了...诸如此类的威胁,让农贸市场一方面主动创新,一方面被动转型,由此改造成本不断提高。
前期改造投入巨大,但市场开业后人力和营销投入欠缺;一些星级市场、放心市场、五化市场创建工作未能长效深入;社区邻里中心的规划有余落实不足,使得生鲜贸易和社区服务两方皆不得力...诸如此类现象都让市场的运营服务浮于表层,折损了经营户和消费者起初对市场的信心和期待。
Reaction 3:规划定位不合理
许多对城市的规划、想象,都把城市作为完成更大的政治经济目的的一环,而没有从城市生活自身的逻辑去考虑。因为行政层级上的决策权各自有限,使得真正了解区域需求的组织和机构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现阶段很多市场运营方都有一个同感,那就是"实力配不上野心"。在市场建设运营管理的观念层面,大家都摸索出了相对宏大的战略,但实施起来会发现由于缺乏经验、资源、资金、人才等,市场运营效果和当初预想的相去甚远。
``````
如果,城市空间更新计划向着两个方向同时伸展:在物理或文化上驱逐着底层人,在资本投入上则倾向新兴的城市中上层,和与他们审美趣味高度一致的消费主义。
那么,这种由资本驱动下的消费升级和政府主导的城市升级的双线并行,城市生活成本不断变高,我们的菜场空间改造将一步一步丧失自主性,不断接受一轮又一轮的更新和驯化,劳民伤财。
所以,菜市场在改造前要思考清楚,它为谁存在?又为谁改造?在规划改造时,话语权应该在谁手里?是不是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
在着手市场改造时,去调研下周边老百姓,他们想要什么样的菜场。经常光顾菜场的大爷大妈是喜欢灯光昏暗、色彩艳丽的市场,还是喜欢空间通透、灯光明亮的菜场?相比智慧化大屏,价签和公平秤是不是更显眼易操作?想要一家咖啡店还是一家可以带孙子孙女去儿童天地的肯德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