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路上的困局,经营户思维的革新或是关键突破点.

发布时间:2021-09-01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韧,他们恪守本分,他们兢兢业业,在自己的岗位做着与民生相关,与千万人餐桌有关的生意,他们是菜市场中的经营户。

 

早上三四点起床,赶着去批发市场拿货,一时一刻都不敢耽搁,去晚了就拿不到最新鲜的货了。菜市场的消费者是十分敏感的,如果今天的菜没有昨天的菜新鲜,他们打眼一扫就知道今天的菜不够油亮;或者今天的价格比昨天贵了一毛钱,他们也会停下正在扒拉菜品的手,转向下一个摊位......

 

▲凌晨三点的生鲜批发市场

 

“生意难做啊”、“可大半辈子干这个了,除了这个也不会其它的呀”、“先这样耗着呗,实在不行就像过去一样,去空场摆地摊,省点租金”......市场经营户的讨论,带着些许的惋惜和扼腕。

 

······

 

生活的难,就在于时代不停转地前进,而人的身体机能和思维智慧却随着年龄不断退化,所以总是年轻人领跑时代,剩下的人只能被时代裹挟着前进,不断回望自己当初所引领的那个时代。

 

可是,时代汹涌,个体无力,时代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留倒退。

时代于个体而言,要么,是东风,乘上可腾飞;要么,是风雨,抱着一棵树摇摇晃晃。

 

 

农贸人的坚韧品格不可丢

 

在过去几十年内,正是因为农贸人的坚韧品格,他们把农贸行业做得风生水起。

 

当下我们司空见惯的菜市场,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市场经济改革下兴起的市场模式,那时候不少农耕者靠着农产品贸易,从农耕者变成了农贸生意人。

 

······

 

他们把农耕时养成的质朴品质也带到了农贸中,真诚、热情地对待每一位消费者。

 

农贸作为传统行业,当下从业人员多为三十岁以上年龄的人,尤其集中于40—55这个年龄阶段,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压力一股脑地都压在他们自己身上,主要收入来源依赖于摊位的经营。

 

▲生活的压力与重担催着人向前

 

长期凌晨四五点去进货,到晚上五六点收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长达12小时的工作强度下,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都在此,养成了他们坚韧的品格。

 

······

 

从农耕者到农贸人,这之间的变化不仅仅是身份角色的变化,还有思维模式的变化,行为习惯的变化。

 

搭着市场经济的东风,又因为关乎民生问题,一直处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庇护下,农贸市场几乎垄断了整个生鲜行业,高达70%的生鲜贸易经由批发市场分销,农贸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

 

在此环境背景下,市场经营户没有竞争对手,生鲜高频刚需的特点,哪怕利薄也能有可观的收入。

 

······

 

长此以往,市场经营户没有养成忧患和竞争意识。

 

▲等待消费者来的经营户

 

可是时代的风向在变,温水煮蛙,等不耐受后再想跳出来,已经为时已晚。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互联网经济的狼性竞争文化扑面而来的时候,市场经营户毫无招架还手之力。

 

农贸市场经营户因为从市场中长出过光荣的历史,不肯放弃赖以为生很久的行业,但又受市场庇护已久,思维方式受到束缚,在市场经营上有些力不从心的样子。

 

 

农贸市场改造应是

由里而外、自上而下的改造

 

在过去十年中,农贸市场一直致力于市场环境、市场软硬件设施的优化,杭州贝诺市场研究中心也潜心于此,服务诸多市场空间环境设计改造,从“脏乱差湿腥臭”到“空间明亮地面干净”,从“人工辅以机械”到“数字智能化”,让农贸市场紧跟时代环境与科技的前沿。

 

然而农贸市场的生意维系一直是靠“情感与经济的最大化”,即是产品、价格和人情味,这些是冰冷的机器和算法无法给予消费者的。

 

······

 

在市场升级改造的过程中,市场方从原来的“收租者”成为“服务者”,为市场环境、为经营户、为消费者服务。

 

那市场经营户呢?市场经营户的思维模式还继续停留在过去传统农贸市场的定式里,只是服从于市场方,只管做好自己的生意,其余的方面不闻不问,对自身建设市场的力量一无所知。

 

在社会专业细分的大环境下,农贸市场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需要市场方和经营户双方相互配合,互相成就的。

 

······

 

在社会中,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没有具体目的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白话讲,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市场方与经营户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成就

 

市场经营户与市场方是处于法理之中的团结,为市场经营聚合在一起,而消费者和市场是处理礼俗社会中,你卖菜我买菜,更看重当下体验和情绪。

 

······

 

市场整体的运营策略由市场方或者运营团队制定,但市场经营行为的落实,全然在于市场经营户。

 

经营户热情大方,“这家市场有人情味”;经营户散漫傲娇,“这家市场高高在上”;经营户规范经营,“这家市场专业化程度高”;经营户衣衫不整,“这家市场菜品不干净”......

 

好的经营行为带给市场的长期的正反馈,而不诚信、耍一时聪明的经营户也许吃到了当下的甜头,但不能得到消费者长期支持。

 

······

 

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不应该仅是硬件设施和空间环境的优化,市场的空间环境是壳,是容器,而市场中的人——市场方和经营户才是决定市场发展的有机物质。

 

如果把农贸市场拟人化,市场的空间环境、硬件设施就是一个人的穿衣打扮,而整个人的气质来自于它的举手投足,以及它的思想,这些映射的是市场方和经营户共同的经营价值理念。

 

 

延时满足:

从"市场经营者"到"市场建设者"

 

农贸市场经营户的思维应该从“市场经营者”转变为“市场建设者”。

 

经营户建设市场的什么呢?市场风貌。

 

······

 

在市场中,消费者直接接触、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部分人呢?

 

就是市场经营户。经营户是直接与消费者产生沟通交流的市场从业人员,他们的言行举止、精神面貌直接影响着顾客对市场的评判,也是消费者对市场经营行为认定的直接源头,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决定着市场风气。

 

▲经营户与顾客直接接触沟通

 

“缺斤少两”VS“拾金不昧”

 

消费者更愿意去“缺斤少两”的市场还是“拾金不昧”的市场消费呢?这个问题可以转换为针对经营户的问题,“经营户则是更愿意去怎样的上级市场采购呢”?

 

消费者选择市场和经营户选择上级采购市场的心态是相通的,经营户希望去到怎样的上级市场,就应该以此为标准来打造建设自己入驻的市场。

 

捡到东西装进自己的口袋是一种选择,花费精力寻找失主主动归还是一种选择。装进自己口袋得到的快乐是即时的,伴随着“横财”而来的是长期的紧张和不安。找到失主并归还的满足是延时的,但主动归还带给个人和市场的正向名誉反馈是长期的,隐性收益的力量是无法用金钱来额定的。

 

“货品杂乱”VS“陈列美观”

 

农贸是一个高工作强度的事业,不仅起早贪黑,有些甚至全年无休,高强度高消耗的背后会随之引发一些小弊病,比如货品的堆积、台面的杂乱 ,以及水池的污垢等等。

 

▲市场环境与经营户习惯相辅相成

 

市场空间环境在市场方和设计方的不懈努力下,有了质的提升,但是经营户个人习惯使然,把传统农贸市场中的行为习惯带到了新的环境中,这让市场环境与市场品质大打折扣。

 

货品摆放杂乱的背后隐含着市场经营行为的毫无章法,利于顾客挑选的陈列展示背后是经营户的用心服务,孰轻孰重,消费者会用脚来投票。

 

“明码标价”VS“坐地起价”

 

线上生鲜的价格展示是对个人展示,他的价格推送是面向个人用户的,每个人甚至每个账号所收到的标价和优惠都可能是不同的。

 

互联网中,只面向个人用户的东西,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

 

而超市是标价即售价,统一面向所有人,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对每个消费者的一致性,让消费者感受到公开、公平。

 

农贸市场也应该进行明码标价,清楚地、主动地向消费者展示产品价格,避免临时问价环节的现象。

 

▲更为公开透明的明码标价

 

在这种消费环境中,经营户最终具体消费金额的抹零和去舍,在消费者心里都是恩惠,它比超市的一致打折和满减更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温暖的记忆,因为这是在消费者预期和消费程序之外的东西,是惊喜,是消费者的确幸。

 

“一刀切服务”VS“个性化服务”

 

超市是一个模式固化的消费地,它的价格、购物程序,都是被引导、被规定的,甚至在超市中,你的行为路线都是被设计的。每次去超市遇到的服务员、营业员对消费者来讲是随机的。

 

而农贸市场中,经营户是长期的、稳定的,只要消费者去,便能遇到,长此以往,经营户对消费者之间不断磨合,在经营户了解每个顾客的习惯后,可据此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是模式化经营的超市不能达到的。

 

······

 

农贸市场生意是一项长期的、零碎的生意。它依赖于周边的居民才能生下根,在有偿的时间中,从容地摸透每个人的生活,以此建立起市场与顾客之间的情感联系。

 

 

择出自身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

 

阿里巴巴最开始的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的,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也没有大生意和小生意,只有认真做生意的人和没认真做生意的人。

 

程式化代码可以提取群体特征,但是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才是更能触达消费者心底的记忆。

 

······

 

在农贸市场中,会有一些在其他地方被阉割的消费者行为。

 

1.自己挑的菜是最好的。

 

在电商眼里,西红柿都是一个样,标准只有一个,就是重量克数,可菜市场里一万个大爷大妈就有一万个标准!

 

炖牛肉的西红柿、炒蛋的西红柿、煮汤的西红柿,凉拌的西红柿可都是不一样的!除了他们自己去选,别无他法!

 

▲采买的一半乐趣在于亲手挑选

 

如果是他们直接从外卖小哥、团购站点拿货,他们总看这些货不顺眼,不是菜叶焉了,就是黄瓜瘪了,要么就是猪肉隔夜了。

 

以顾客的标准为标准,才是最得人心的。

 

2. 对价格感知敏锐。

 

互联网抢占菜市场摊贩生意的时候,就是戳中了用户的“价格敏感”这个痛点,用巨额补贴来收买消费者,甚至采取了一些注意力迷惑手段。

 

比如电商采用较低的价格标示,吸引眼球,可克数是300克,并非市场通用的计重单位“斤”,一斤是500克,如果进行等重量换算价格孰高孰低就不一定了。

 

前文提到,农贸市场在过去一直处于行业领先位置,经营户在市场的庇护下,养尊处优,缺少竞争对手,收入可观。

 

当互联网“狼性”竞争文化下的社区生鲜、线上团购等等一系列线上生鲜冲击行业时,市场和经营户缺乏对抗经验,经营户生意量下滑,经营户为维持之前的盈收水平,增加利润,造成了菜价较高,导致了消费者更快速地流失。

 

薄利多销、提升复购率才是菜市场的正确出路。

 

3.新鲜与仓储。

 

任何人买菜都看重新鲜度,但没卖过菜的人根本不知道保持菜品新鲜有多难!

 

不管是超市、生鲜电商、还是社区团购,他们的采购量很大,菜品有几十甚至上百种,想要保持新鲜度,难度可想而知。即便真的做到了,冷藏和人工成本都极高!

 

▲新鲜和品质的保障是核心优势

 

再看看菜市场经营户,他们的勤能补拙,每天早起进货,但每次进货量少,几乎不存在仓储问题,保证新鲜!

 

菜品的新鲜和品质,一直是农贸市场的招牌,不管在什么样的影响下,主要核心形象不能丢。

 

4.服务即人情味。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

 

在70、80年代的人记忆里,菜市场是极富人情味的,它的人情味是在于它所受的约束是礼俗,不是靠冰冷的条文规则,主要靠摊贩的自我品德魅力的发散。

 

大家都说海底捞服务好,好在哪?有人情味。

 

海底捞在顾客等位时,会送上餐前小食,甚至服务员跟顾客聊天安抚顾客情绪。就餐结束后,可能会因为顾客的一句“XX好吃”,送顾客一些小食带走。

 

▲根据顾客需求提供富有温度的服务

 

这些是社会生活中,相熟的人才会有的礼俗,海底捞发现并用到了商业行为中,成了服务,成了海底捞的名誉招牌。

 

······

 

时代的浪潮翻腾汹涌,几乎让所有文化改头换面,再也难窥全貌。

 

二十一世纪的消费主义,金钱一直试图不断打破礼俗的限制,就像是水不断渗入大坝的裂缝,大家可以看到大量评论,说“菜市场失去了本来了面貌,丢失了它的烟火气”,是啊,市场中的人在时代中迷失了自己。

 

行业竞争激烈的现状下,市场经营户如何把自己从竞争中“择”出来是关键。

 

▲择菜不正是我们农贸人擅长的事吗?

 

这种“择”,不是抱残守缺,不是放弃竞争,而是理清自己,认清优势,像择菜一样,掐头去尾,摒弃糟粕,留下高营养、高价值的部分。

 

对于周边竞争业态,“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断擦亮核心竞争优势的同时,保持开放,才是最终的王道,是农贸市场行业未来发展的价值观,也是杭州贝诺市场研究中心的愿景。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