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菜市场是上个世纪改革开放的产物。多年来,全国各地的菜市场大都采用比较单一的传统经营模式。
在互联网经济盛行的今天,社区团购、快递外卖服务、直播网购等成为当下主流的商业模式,顺应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互联网+菜市场”的智慧型农贸市场。
······
提起“互联网+农贸”,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邻居大婶昨天又在网上海淘了一箱的海鲜水产,或者楼上大哥每周都会在网上团购水果,又或者是由社区团购的火触发的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的事件。
事实上,从顾客到商户,菜市场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与互联网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互联网经济对农贸市场的影响 #
1. 互联网大潮带来的客户争夺
拼多多的补贴,带走了一批对菜低价敏感的客户;外卖、上门配送服务带走了不愿出门的年轻人;社区团购,带走了下沉市场的大爷大妈们……
▲人来人往的羊尖农贸市场
在互联网的用户画像、精准营销下,菜市场的很多原有受众被引导至线上,导致很多市场的目标服务人群被拦截,客流量下降。
对于消费者来说,上班族不愁下班后市场关门或者买不到新鲜蔬菜;平台补贴和商户活动让社恐的青年一代,从讨价还价中解放出来;沉重的米面油实在搬着太累、雨雪天气不想出门买菜……这些问题都被迎刃而解,互联网提供的服务可以覆盖到人们基础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换个角度,对于菜市场商户而言,互联网在他们眼中有利有弊,爱恨交织。
他们会片面地认为生鲜超市、线上买菜正在分薄他们的利润,日渐成熟的“蔬菜配送”可能断了他们的后路,惯性思维会使一部分人对互联网产生抵触心理。但是无论如何,这些商户们始终都要面对互联网经济到来时的汹涌大潮。
2. 商户与互联网平台轻微脱节
个人意志改变不了既定事实,互联网越来越全面、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尤其是中青年一代。
菜市场的经营户大多数为中老年人,他们受成长时代的影响,受教育程度较低,对新事物的接受过程较长,与时代接轨、融入潮流的节奏也相对于比较滞后,甚至有些经营户抱残守缺,不能融汇贯通。
▲使用智慧屏系统的彭埠农贸市场
现在我国处于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一度引领5G时代,人们获取、发布信息的成本变低,而且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接触、操作网络平台的门槛变低,网购、直播、短视频已经是稀松平常的消遣娱乐活动,只要拥有一部手机,人人都是自媒体。
对于市场经营户来说,他们可以利用抖音、快手、淘宝、拼多多等进行消遣娱乐,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作为自己的媒介,为自家店铺发声做广告,且这些并不难实现,只需要一部手机即可。
······
转变思维模式,把互联网变成自己手中的利器,菜市场经营者才会扭转局势,变不利为有利。事实上,相比传统的单一销售模式,互联网会大大增加经营者的营业收入。
# 利用互联网思维盘活农贸市场 #
也并非只有在“智慧型农贸市场”才能与互联网经济产生联系,其实只要一部手机,然后活络地利用互联网思维便可以。
1. 利用微信社群——构建自己的私域流量
经营户可以自己创建一个微信社群,邀请每位来摊位买过菜的顾客进群,形成自己的客户群,并不时发布一些菜价信息或者优惠信息,持续吸引消费者,增强顾客的黏性。
菜市场商户接待的多为老客户,当顾客每天都购买特定的农产品,通过微信社群工具,每位顾客的购物轨迹和偏好就能被勾画出来,商户们就可以据此提供更符合需求的产品和个性化服务,比如给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送菜上门,为老顾客预留菜品等。
▲使用微信支付的王家弄农贸市场
当然微信社群也需要运营和维护,比如在群内发布一些菜品、菜价信息,告知大家每日的新鲜特色菜是什么,当日的特价菜又是什么?亦或发布一些菜品消费的优惠活动,甚至分享一些自己做菜饮食的小妙招,真正做到不止为售卖自己菜品,而是让顾客感受到生活的温度和实实在在的优惠。
通过引入互联网的工具和手段,菜市场商户在增加营业收入的同时,也大大方便了店铺日常运营,更重要的是每一笔交易的记录和沟通,为商户和顾客之间建立起长期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让客群之间产生对话,有利于邻里间、消费者之间的情感维系。
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社区团购的变形呢?经营户是一个拥有自我供应链、站点、仓储和店铺的团长。所以不用一味的抵制叫苦,换种思路,换种经营方法,也许就让自己的市场生意活了起来。
2.入驻各大平台——借助平台全面渗透社区
当下年轻人在各大平台薅羊毛,中青年人在直播间里了解产品,老年人把出门买菜看做消遣活动。当人们进行生鲜消费的渠道被分化后,菜市场之于每个人的意义不同,老年人的遛弯活动社交场所,中年人的溜娃屯菜场所,年轻人的一时兴起感受生活的场所。
而运用互联网思维是,不坐等消费者来,奔着消费者去。
市场坚持每日准时开市营业,保障日常到访菜市场的老年群体采购。在此基础上入驻外卖、外送等各大平台,在平台上投放菜品和服务,并积极参加平台活动或者不时自己做一些店家优惠活动,增加在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中曝光量。并投其所好,为上班族提供送菜上门、预购等服务。
▲5G农产品直播直播
甚至还可以入驻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借鉴地摊经济时的经验,一边直播一边售卖,直播、经营两不误,当下流行的拉面哥和96岁卖馍老奶奶,就是因为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走火,摊位生意迎来高潮。
而且不存在当下主播普遍对产品不了解的弊病。市场内的摊主大多数都拥有多年的卖菜经验,摊上贩卖的商品也是摊主自己从批发市场采购回来的,经营户对于产品的优缺点都有着非常详细的了解,只要一开摄像头,分分钟就能变身成为业界专家,资深主播。
菜场直播带货,扩大了市场的潜在消费人群,也能让线上的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了解市场和产品,线上下单,增加购物渠道。同时,线下观众受到直播效应的影响,面对即看即买的诱惑,更易产生消费,也更乐意来到市场进行重复消费,显著带动市场人气,促进销售额增加。
3.紧跟消费市场热点——让产品成为经营的利刃
当下年轻人独居、老人空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独自生活,他们日常所需的生鲜量小,但自主就餐频率高,是不可忽视的一类群体,随之,餐饮业出现了很多“一人食套餐”。其实菜场生意也可借鉴于此,推出一人份的菜品,量少而品类多,让消费者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菜品份数,确保不浪费,每天都是新鲜菜。
还有由今年就地过年引起的“预制菜”,花费不了多少时间,也不需要自己研究厨艺,甚至不会做饭的人也可以简单加工一下,就可以端出热腾腾的一桌菜,这让很多厨艺不精的人也可以享受一下由自己制作的美味佳肴。还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从家庭走向职场,使其家庭烹饪时间总体缩短,已经或正在成为消费者需要计算的重要生活成本。
菜市场以售卖未经处理的初级农产品为主要销售内容,但经营户可以提供自己能力所及服务范围内的菜品处理,帮助消费者做菜品的预处理,或者辅助售卖一些半成品或成品菜,让消费者的可选择面扩大,丰富顾客的餐桌。
▲农贸市场熟食成品菜
现今,餐饮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外出就餐频率高,点外卖也极其便利,同时,大量年轻人忙于工作无法分心于家务,在家做一顿家常便饭已日渐成为奢侈,做饭成了一种太日常的行为活动,甚至一两周、一个月才下一次厨。这种情况下,他们将面临的是调味品、配料等不敢多买怕用不了成为过期食品,但又不能不买,调味品、配料在烹饪时必不可少。
经营户可以针对这类情况推出“搭配菜品”,根据不同的烹饪目的,送一把小葱、蒜、生姜,或者帮助搭配好所有的辅料,但单独收费。经营户们甚至可以提供切配服务,并指导顾客如何烹饪出更佳的口感。
“一人食”、“预制菜”、“菜品搭配”,这些都是投入不大,但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特色服务,同时,可以让经营户在消费者心里脱颖而出的小细节。
······
市场最善于为顾客解决难题,往深层次看,互联网带来的是信息碎片化的整合。从长远看,互联网带给菜市场商户的是便利,是鼓励,而不是伤害和侵夺。通过各大买菜平台,便可一窥端倪。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