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说过:“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一直是执政者的首要大事。
时代发展至今日,最让老百姓感觉真切的也就是菜篮子、米袋子的变化。今天我们来看看1949年至今,人们“菜篮子”的发展史吧!
1949——1969
中国成立后,各单位都兴建了以食堂为主的集体生活设施。初期由于物资缺乏,食堂供餐的品种比较单一。五六十年代,提倡“有啥吃啥”,强人以一律,巴金先生写了一篇文章,说是应该“吃啥有啥”,结果招致讨伐,这些都反映着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吃饭的困窘状态。
特点 1 : 计划经济——粮油票证
1954年左右,由于物资缺乏,国家先后对供应力不足的物资采取发放票证的办法,计划供应,与食品有关的有粮票、油票、煤票,以及用来购买副食品的鱼票、肉票、蛋票、豆制品票等。其中以粮食为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这显然是主食型消费,即人们对食品消费的主要追求是“吃饱”。
▲1955年的粮票
当时物资短缺,只能保障基本的生活水平,维持较低的生活水准,供销社断供是常有的事。每次供销社有了补给,各家各户就派孩子去排队购买,但补给数量有限,排到买不到是常态。
▲复原的供销社图片
当时著名的两种对待食物的态度,即“有啥排啥”与“有啥吃啥”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物资的短缺,也从侧面反映了计划经济的缺陷。
特点 2 : 公办大食堂——集体生活
1958年开始兴起的大办公共食堂, 人民公社大食堂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的产物。期间,在大食堂吃饭的人口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90%,把“政治到食堂,干部下伙房”看作是办好食堂的关键。人们把大办公共食堂,作为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措施。
▲人民公社大食堂的宣传画
大食堂要求“吃饭不限量,吃菜不重样”, 但一下子有这么多人"放开肚皮吃饭",下锅米和烧饭柴很快就成了问题。1959年和1960年的自然灾害又使全国粮食产量大幅下降。自然灾害使农民的留粮难以保证其最低生存需要,公共食堂也时停时办。1961年自然灾害时期过后,在全国农村勉强维持三年之久的公共食堂,按照农民的意愿相继解散。
自此人们又开始过上了使用票证,在供销社和副食品商店排队购买食物的日子。
1969——1979
从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革留在在那一代人心里的印记,不只是思想,还体现在吃饭问题上。
时代特征 : 文革时期
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谈到粮食安全问题时,习近平主席谈起自己曾经文革期间生吃猪肉的经历。
他说:“我们这一代人或多或少都有吃不饱、饿肚子的记忆。“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在农村插队,曾有三个月没见过一滴油星子,真是“三月不知肉味”。那年冬天,家里寄来几块钱,我和同窑洞居住的同学买了几斤石槽子里冷冻的猪肉,回来还没烧就把肉切成片吃,那味道真是鲜美!后来我们说别再吃了,再吃就没得煮了。这种穷日子我们都是经历过的。”
▲文革时期的供销社
文革后期,物质比较之前丰富了一些,但好一点的东西都属于紧俏商品,人们依旧需要早起到副食商店门口排队购买食物,特别是每年的春节前,几乎天天排队,无论怎样,买到东西才是硬道理。
1979——2003
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菜篮子”的民生工程也开始建设和发展。
菜市场 1.0 : 从“马路”到“室内”
改革开放后,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但没有一技之长,政府又在鼓励商业,很多人开始以买菜为生,马路市场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了,但是马路市场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安置这群人群,政府新建室内场馆,让马路市场“退路入室”。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农贸市场的雏形显现。
▲1982年建成的上海三角地农贸市场
1985年我国彻底取消了“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统派购制度”,改为“实行合同定购”。农副产品的供销社和我们说拜拜,随后,为缓解国内农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由政府投资并管理的“农贸市场”开始登上舞台,且较为快速的被大家接受,但人们更喜欢用“菜市场”来称呼农贸市场。
▲1985年 成都青石桥农付产品市场
此时的农贸市场被称为“XXX农副产品市场”,市场里面不仅有菜摊,还有剃头的摊位、赏鸟摊位、下棋的摊位等等,十分热闹。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就是八十年代的时代产物。
同期,超市也开始出现,被称为自选超级商场,开放给所有人购物,其主要售卖生活用品和包装好的食品,但当时超市对标的是现在的百货商场,和农贸市场并不形成直接竞争。
▲1985年 杭州菁青自选超级商场
90年代里,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市场流通格局被建立起来。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达2080个,城乡集贸市场已达8.3万个,其中农副产品专业市场8220个,基本的“五站式”流通模式,农户——产、销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消费者初具雏形,全国大市场、大流通的新格局也初步形成。
在1994年,“菜篮子工程”实现从生产基地建设为主转向以生产基地与市场体系建设并举的新阶段。
2003——2015
时代发展进入新的纪元,社会发展也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菜市场 2.0 : 从“粗放”到“标准”
到2000年,我国“菜篮子”工程进入了新的发展历程。其显著标志是供求形势已经从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老百姓日常生鲜需求得到基础保障。
但是,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来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农贸市场在全国极速增加,进货渠道广而复杂,难以规范管理,最终成了“假冒伪劣集散地”,“偷税漏税特区”以及藏污纳垢的天堂。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显然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求。
国内农贸市场“商品安全事故”频发,政府对于农贸市场的发展侧重点由“供求”转向“安全”。先后出台了如“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这类文件。
▲2005年出版的关于生鲜蔬菜安全书籍
2009年商务部发布关于印发“双百市场工程”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和验收规范的通知》,菜市场的建设也开始有了统一标准的规章制度。随后,各个地方也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了当地的菜市场建设规范和标准。
规范了市场中摊位的柜台设置标准,市场的排水、通风、照明等基础设施的要求。这是农贸市场建设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农贸市场更注重硬件的提升。
▲绍兴裕民农贸市场
在此期间,农贸市场学习超市购物环境,开始涌现出一批高标准建设的农贸市场。2012年,绍兴裕民农贸市场经过改造后,常年以“四个一样”(从早到晚一个样,节日平时一个样,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明察暗访一个样)坚持长效规范管理成为浙江省首家县市级五星级农贸市场。
2015——2019
菜市场 3.0 : 从“硬件”到“软件”
进入2015年后,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各行业内的应用状态来看,传统农贸市场极低的信息化程度造成的落后管理机制严重阻碍了农贸市场进一步实现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的发展目标。
互联网+进入人们视线后,各行各业开始引入互联网技术。互联网+菜市场就被称为智慧农贸市场,这是菜市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其注重互联网技术的渗透,以及农贸市场连锁化的管理。
▲首家智慧农贸市场——杭州骆家庄农贸市场
传统的菜市场开始进行自我救赎和提升改造,干干净净、菜品多样、融入互联网技术、管理制度完备的智慧农贸市场越来越多地出现了。
▲成为社会资源国际旅游访问点的杭州古荡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通过改造,不断诞生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崭新菜场。但菜场的改造远不止于此。农贸市场“硬件”的改造的同时更需要“软件”,一个农贸市场是否打造成功,“三分靠硬件,七分靠管理”。杭州古荡农贸市场这些年通过对经营户素质的常抓不懈,再到管理理念的与时俱进,成为农贸市场先进管理理念的代表。
同时,农贸市场品牌化建设不断在进行,农贸市场农产品品牌率和企业连锁化经营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2020
菜市场4.0 : “五化”改造全面提升
2020年8月4日,浙江省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五化”改造推进会在杭州召开,以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五化”提升为目标,浙江开始启动了农贸市场的“五化”改造。截至10月底,第一批改造的247家市场全部完成“五化”改造。
在“五化”思想的指导下,农贸市场改造设计时,考虑了更多人文要素,设计的目光更多地聚焦于逛菜市场的消费者,以及农贸市场经营者的身上。
▲注重特殊人群的关爱
▲提供人性化服务的经营户之家
农贸市场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农产品贸易,拓展了其他便民、利民的服务,比如市场+餐厅、市场+文旅、市场+政务等新的更加多元的模式。
▲杭州运河邻里康桥农贸市场引入的便民早餐业态
▲西湖特色的杭州王家弄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成为一个便民服务场所
▲AED除颤仪成为农贸市场“标配”
▲从“农场”到“菜场”
▲直播卖货拓宽销售渠道
改造后的农贸市场不再只是售卖单一的生鲜产品,农贸市场更多地向邻里中心靠拢,融美食小吃、儿童游乐、便民服务为一体提供一站式服务。
同时,农贸市场开始更加注重消费体验,例如增添了海鲜加工、现捞现做等加强互动的环节。
▲农贸市场垃圾变废为宝
浙江省进行“五化”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将会是未来农贸市场改造发展的新风向标,今后会有越来越多地方的农贸市场向浙江省“五化”改造后的市场模式靠拢。
农贸市场将全面迈入了4.0时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