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菜篮子有点"沉"?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中该如何落实保供稳价?

发布时间:2021-11-05

什么?官方喊大家囤菜?

 

▲商务部发布的通知

 

这是最近很热门的新闻之一。

 

消息来源是商务部一则通知,其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一时之间各类解读满天飞:是不是物资供应紧张了?菜价还会一路飞升吗?各类热议层出不穷。

 

这也难免,小菜篮里有大民生,眼瞅着寒冬将至、各地疫情仍有散发,老百姓也难免担心“菜篮子”到底能不能有保障。

 

▲新华社11月4日就热议发文回应

 

随后,新华社也发文打消了大家的疑虑:“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总量处于历史高位,特别是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的比例超过70%,可满足1年半的消费需求,可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其实仔细看商务部最初发布的那份通知,就能打消不少疑虑。文件名清清楚楚写道,这是为了“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主要针对的是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地区蔬菜价格上涨的问题。

 

······

 

粮食不缺,但近来的菜篮子确实有点“沉”。

 

▲五常生活邻里中心农贸市场

 

菠菜一斤10元、莴笋6.5元、生菜5元……去菜场遛一圈,常买菜的大爷大妈普遍反映菜价比往年更贵。尤其绿叶菜,一天一个价,有人开玩笑说最近洋葱、土豆成为桌上常客,甚至一度“菜比肉贵”。

 

菜市场每日进出货的商户也有明显感受:“菠菜以前每天进2箱,现在也就半箱。价格高了,大家买得少。鲜嫩蔬菜尤其不敢多进货。”

 

▲央视报道:关注菜篮子价格

 

这些老百姓的直观感受,在统计数据上也有印证。据北京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10月1日至25日,北京市蔬菜平均批发价月环比上涨39.8%,综合零售价月环比上涨20.4%;部分叶类菜、鲜嫩蔬菜上涨幅度更大,有的超过50%甚至更多。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显示,蔬菜价格呈上升趋势。10月22日至10月29日,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的平均价格为5.54元/公斤,较前一周增长13.5%,同比上涨49.1%;其中,菜花、洋白菜、茄子、青椒、豆角的价格环比涨幅较大。

 

▲鲜嫩蔬菜受流通影响更大

 

不过,从蔬菜分类看,本轮价格波动中,鲜嫩蔬菜价格上涨明显,耐储运蔬菜的价格相对稳定,比如洋葱、土豆、冬瓜、南瓜、胡萝卜、西红柿、菌类及姜蒜等,价格波动幅度较小。

 

······

 

菜价为啥突然涨起来了?导致今年菜价波动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气候影响下的蔬菜产量,和受疫情影响的运输。

 

一是今年降水多。以农贸市场上的菠菜为例,主要产区来自河北、山东、辽宁等,这些地区此前均遭受强降雨,大批菠菜烂在地里。“阴雨天气不仅影响蔬菜生长,对采摘、运输都有明显影响。”由于菜田积水、土地泥泞,蔬菜收购车辆到不了田间地头,人工扛运方式效率低,大大抬升了收购成本。

 

▲央视报道:关注菜篮子价格

 

二是今年气温偏低。往年这个时候,正是夏季蔬菜供应收尾、秋菜上市之际,但今年10月以来天气降温比往年要快,主要产区蔬菜生长缓慢,导致部分蔬菜供应紧张。

 

此外,今年全国化肥、农药种子价格普涨,蔬菜种植成本上升,再加上汽柴油等运输费用增加,以及随着秋冬季节到来后,疫情的反弹和散点爆发,等等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共同推高了蔬菜价格。

 

目前,随着短期性因素解除,蔬菜供应状况正逐步改善。比如近段时间晴天增多,瓜菜类能较快恢复,价格有望回落。有农贸市场商户表示,此前黄瓜批发价超过10元一公斤,近期已降到6元多了。

 

▲批零兼营的苏州目澜市集

 

 

不少批发市场和蔬菜产地预测,随着部分地区受淹蔬菜“复壮”,山东、辽宁等地的大棚蔬菜及南方蔬菜上市,各地蔬菜供应偏紧情况会逐渐改善。同时,有关部门也正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畅通物资下乡进村、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加强生产指导,助力蔬菜秋收秋种。

 

······

 

其实每每到冬季都会有一波菜价的上涨,但每次涨价的具体菜品和涨幅不尽相同,有时候幅度不高大家关注不到而已。

 

那么对于这种季节性的菜价起伏农贸市场该怎么应对?

 

保渠道:产地资源和供应链流通的多样和稳定

 

▲鲜嫩蔬菜也是高频复购的品类

 

鲜嫩蔬菜的价格上涨,耐储运价格稳定,从田间地头到农贸市场整个供应链的流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菜价的核心竞争力。

 

连锁品牌生鲜和大型商超,也都是以缩短供应链和多拿产地合作来控制生鲜成本和售卖价格。

 

大型农贸市场不仅要跟蔬菜、粮油、畜禽养殖等农产品生产基地紧密合作,签订长期供销协议,而且对于耐储蔬菜要提前计划采购,锁定货源,以备市场的供应稳定。

 

 

有备补:自产自销体系保自家的一方水土

 

自产自销不是仅仅可以作为特色产业展示,还可以弥补一些农产品流通的不稳定性。

 

▲配置了自产自销的目澜市集

 

自产自销是流通距离最短的,这也意味着极大地降低了农产品流通中的可能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同时也可以降低运输过程中生鲜的损耗率。

 

在本地时蔬上市和紧急情况下,自产自销就是保障市场供应和平稳菜价的中流砥柱。

 

但这其中需要市场注意做好本地菜与客菜之间、设施菜与露天菜之间的梯次轮换和衔接供应,根据自身情况打造带有自身特色的自产自销体系。

 

受监督:明码标价,公开而后公平公正

 

商务部发文就有提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重点围绕保供稳价市场进行监督,及早预测,及时预警。

 

▲市场中清晰明了的价签

 

明码标价不仅仅可以让社恐、羞于问价的年轻人在市场中更加自如,这也是市场对消费者以及市场监督的一种态度,明标的价码背后传达着对消费者的一视同仁,对市场经营公平竞争环境的维护。毕竟,先有公开,而后公平公正。

 

······

 

最后,再回到本文开头的疑问。

 

商务部通知说,“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

 

啥是“突发情况”?有必要家家户户都去囤菜吗?其实所谓的“突发情况”,主要就是疫情散点爆发后的防控。

 

对农贸市场来说,万一遇上产地供应或供应链流通问题,市场吃紧或菜价上涨等,手头有资源、后续可以稳定供应才会更踏实。

 

毕竟现在还不是寒冬,只是深秋。

 

· END ·